但让众人意外的是,这个盛香桥并非要扮成旦角开嗓献唱,而是要演绎武生行当里颇有难度的“雁关滚捶”的戏份。

    这个折子戏是根据十年前雁关大捷的典故写成。讲的是大将军以一当百,用一套金锤击退来犯胡人之事。

    不过这套锤子舞戏都是由男子演绎,现在一个妙龄少女手挥金锤伴着鼓点不断盘旋起舞,却是另外一种曼妙。

    当然,在老戏迷的眼里看来,这盛小姐的演绎并不甚地道。为了降低难度,她似乎改了许多原戏的桥段,但是亮相的身段,还有在手腕上不断盘旋的金锤,都甚是有模有样,足见下了些苦功夫的。

    加上小姑娘煞有其事的凌厉眼神,还真有几分巾帼武将的风采呢!

    当这一套锤舞演绎完毕后看,盛香桥已经香汗淋漓,瘦小的身子都在微微打颤,如此耗费体力,也难怪她说先前累病了。

    和顺帝从鼓点开始时,便看得沉默不语,就连田皇后几次与他说话,他的目光也没有离开大殿上翩然起舞的小姑娘。

    当最后一声锣鼓收起后,整个大殿安静极了。

    田皇后看了看面色一直阴郁的万岁,给坐在身旁的安妃一个眼神,安妃心领神会,适时火上浇油道:“看着倒是挺热闹的,不过这等武戏,是要跟男戏子去学吧,盛小姐想必在这上面,花费了不少心思啊……”

    盛香桥听了这不怀好意之言,却实面露知音难求的喜悦,抬头说道:“娘娘明察,的确是耗费了臣女不少的心思,就连这手……也磨得不成样子呢!”

    她年纪小,露出一副全然听不懂皇后弦外之音的天真烂漫,更有一种稚女单纯,赤子之心之感,一边说,一边高举双手,大方展示那双布满茧子,有些粗糙的小手。

    因为怕打滑,这类金锤道具都是用麻绳套子缠绕双手,倒是让盛香桥满手的茧子疤痕有了合理的解释。那些薄茧伤痕,绝非几日能磨成!

    妙龄如花的女子,双手却这般不堪,着实让人震撼。若只是以学戏为幌子,去做跟人私通的勾当,绝不会让自己的双手磨砺成这般样子。由此看来,她倒真是很认真地练习锤舞,绝非一时摆个样子,哗众取宠。

    万岁看着那双小手,忍不住升起了老人家疼惜晚辈的心思——之前他与皇后,言语间都是多有所指,换个别的姑娘只怕下了朝也要自尽宫门外了。可这孩子,懵懵懂懂全然听不懂的样子,透着跟她年龄不符的稚气,怪让人心疼的。

    之前听说盛家这个女孩子玩心重,依着他看就是孩子气了些,不知道避嫌,一味学戏,却落人口实。

    至于那私奔的事情,原先还有人密报说她已经去了南洋呢!可人不是明明在盛家吗?

    若是雷霆落下,小小的姑娘家名声便全毁了。可见三人成虎之害,杀人于无形啊……

    就在安妃还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万岁爷终于开口道:“你这小姑娘,为何放着好好的文戏不学,偏学这吃力不讨好的武戏?”

    盛香桥歪着脖子道:“臣女记得万岁在去年寿宴上时曾经说过,大西朝有些重文轻武,乃是各府女子教育儿女时,也以从文为荣,不愿子弟去边关戍守吹寒风的缘故,所以臣女特意学一段武戏,也要铭记陛下的垂训,以后教育自己的儿孙,为国尽忠,不分文武!”

    这一席话,正说在顺和帝的心坎上。大西朝重文轻武之风,已经隐隐成为国患。若是各个府宅的女眷,都能如盛家香桥一般,大西的万里边陲,便可永世无患了!

    想到这,顺和帝龙颜大悦,抚着花白胡须大笑道:“好一个为国尽忠,不分文武!来人,赏!”

    这话一出,大殿上的人纷纷动容。没想到这盛香桥先是出丑趴卧殿下,最后挥动个锤子居然博得圣心大悦,可真是邪门了。

    要知道关于盛香桥私会戏子的事情,最近不知怎么的,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可是现在盛香桥将自己经常出入戏班的事情,当着万岁的面前坦然讲出,倒显得光明磊落了。

    她身为万岁未来的孙媳妇,应该不会传言那般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而且万岁看样子压根不欲追究,还重赏了这盛香桥,可见之前的那些传言皆是三人成虎,毫无根据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