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墨小说>科幻灵异>韩擎扭转乾坤,改写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战而胜
    只可惜,李纲的工作还没完全干完,就被赵构给罢职了。

    后来,赵构让黄潜善接着搞将令法。

    可一来黄潜善没有李纲的能力和魄力,二来黄潜善的心思全都放在了争权夺利和享受上根本没有放在实施将兵法上。

    结果,南军的将兵法可以说是徒有其表。

    放到此时就是,明知道中军已经南下,可接到黄潜善命令的十七将,却磨磨蹭蹭的。

    另外,在北宋以前,指挥战争的人,很少按照一定的模式摆布阵式。

    诸葛亮的八阵图虽被后代所盛夸,但并不见后代的将帅真曾依照八阵图列阵作战。

    但到北宋期内,不论皇帝或是将帅,对于用兵布阵的方式却日益重视起来。

    宋太宗赵光义就曾为了与辽作战,亲自绘制了一幅《平戎万能全阵图》以授大将,使其按图布阵。

    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所编写的《武经总要》,既把“古阵法”都绘制成图,也把”大宋八阵法”都绘图说明,并在《阵法总说》中强调按图布阵的重要性说:“孙武云:‘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破’,不用阵法,其孰能与于此乎?”

    可布阵形式在作战时果真具有这样决定性的作用吗?

    《武经总要》的作者对此也不能作出全称肯定的答案,因此,他在文中还做了这样的伏笔:“故废阵形而用兵者,败将也;执阵形而求胜者,愚将也。”

    可老赵家的皇帝,全都没有这个自觉,各个都喜欢搞这种临阵授阵的事。

    赵构好的不学,这种事学得却是飞快,即总喜欢临阵授阵。

    南军的将领也习惯了这种事,进而临战的时候,还在等赵构、黄潜善给他们下命令。

    可就在这时,杨沂中却率领亲骑直奔扬州而来。

    宋时一将,其级别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军,但将的人数不等,往往从三千到一万不定。

    黄潜善调集的十七将大约有兵马二十万。

    然而,还没等这二十万人马各就各位,好多军队甚至还在路上慢悠悠的行进,杨沂中就率领亲骑与之交锋了。

    亲骑是韩擎手上最厉害的一支军队,一水的精兵强将,其中还有杨再兴、姚兴这样的万人敌猛将。

    让亲骑撒欢了杀,这些本就不强又准备得不充分的南军,哪能不溃败?

    闲言休絮。

    两军相接,鏖战激烈,南军以步兵为主,他们抵挡不住中军骑兵的铁蹄和锋利的马刀?

    可以说,一接战,南军诸军便很快溃散,然后纷纷向扬州城逃跑。